|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猫猫洞古人类遗址(顶效)

猫猫洞古人类遗址(顶效)

关键词:猫猫,古人,遗址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兴义历史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dhxiaobin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3690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在兴义市顶效镇西南1公里处,顶效河的左岸,有一座峻秀的小山,山东侧有一奇妙的溶洞,远观宛如一只精巧的山猫,匍匐在山顶,睁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其态逼真,人们因此给山取名叫猫猫山,给洞取名猫猫洞。
  猫猫洞位于兴义市区东北13公里,高出顶效河水面45米。洞高3米,阔4米余。洞口面向东北,前接一片丘陵,两侧为水田坝子,后倚山青水秀的木栊大寨,洞前是顶效河。猫猫洞是远古人类长期生息、繁衍、劳动的地方。1974年冬,贵州省博物馆考古工作者发现了猫猫洞,采集到有古代人工打击痕迹的石片,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重视。次年10月,省博物馆进行试掘,探明为一处很有价值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同年11月正式发掘,出土了7件珍贵的人类化石,4000多件石制品及数量众多的哺乳动物化石,还出土了数量可观的骨、角器和发现丰富的用火遗迹。
  在7件人类化石中,形态与山顶洞人101号下颌骨相似。股骨较粗壮,骨壁厚,髓腔小,与晚期“智人”化石相似。
  在4000多件石制品中,可供研究的石器标本达1211件,分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等类型。制作方法以锐棱砸击法为主,锤击法次之。其中出土于第二层堆积物里的一件钝直刃砍砸器,为自然硬质细砂灰色砾石,砾石的两侧边缘已被夷平,留有未成器之前作过石锤使用的遗痕。自然砾石直接加工成的器物,在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同类器物中极为罕见。除此,还有石核、石片、石锤和石砧等。猫猫洞出土的石器类型稳定,形状多样,加工精细。
  出土骨器6件,角器8件,其中个别类型在国内尚属首次发现。骨刀整体磨制光滑,刃部磨制细致,造型精美,光洁锋锐;角铲系鹿角加工而成,刃面45度,在国内也尚属首次发现。骨锥的制作别致,是目前我国旧石器时代同类出土文物中的精品。
同时出土了中国犀、窄齿熊、牛、鹿、象、麂、竹鼠、野猪、獾等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和发现烧骨、烧石、炭屑等用火遗迹。
  猫猫洞文化遗物出自厚2.5米的完整堆积层中,属旧石器时代晚期。地质时代属晚更新世的后一阶段,距今约1.2万年前。
  猫猫洞遗址出土的文化遗物,代表了一种区域性的文化特征。因此被考古学家称为“猫猫洞文化”。1980年中国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彩色《中国古人类画集》已将猫猫洞遗址出土的人类化石定名为“兴义人”。并称:“在一个遗址内出土人类化石之多,石器材料之丰富,骨器数量之大,制作之精致,在华南旧石器时代晚期是首屈一指的,在全国也十分突出。”
在发掘猫猫洞遗址中,出土了不少动物化石,都是“兴义人”吃剩的动物骨骼,遗弃在洞里洞外,经过万年以上的演化成了化石。“兴义人”利用鹿角、鹿骨制造工具,给后人留下了不少珍贵文物。在出土的骨角器中,有不少类型是国内首次发现。骨刀,犹如现代人餐桌上使用的餐刀,角器是用鹿角磨制的,在国内是首次发现;骨锥是目前我国同时代出土骨锥中较为精致的一件。
猫猫洞文化,已被载进了人类的史册。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教授张森水先生在《贵州的新发现及其对我国旧石器考古学的意义》一文中指出,台湾省的“长滨文化”与猫猫洞文化类型有密切联系。“虽然我们还不能说猫猫洞文化类型是长滨文化直系祖先,至少可以说,猫猫洞文化类型为寻找台湾省远古文化之源提供了有意义的资料’(原文载《贵阳师院学报》1983年第三期)。由此可看出,猫猫洞遗址对探讨晚期人类的区域性文化的起源、发展、分布等方面,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李志恩)
濮越人是夜郎文化的创造者
一、夜郎文化源于牂牁文化

 《管子?小匡》曰:“(齐恒公)九全诸侯、一匡天下,南至吴、越、巴、牂牁、不庚、雕题、黑齿、荆夷之国。”“注曰皆南夷国号。”说明春秋时期已有牂牁,且它是南方一个较大的古国,其名号才能与吴、越等春秋大国并立。春秋之后,牂牁国衰,其国中夜郎部落兴起,至郡国并存之时,仍是以牂牁而不以夜郎作为郡名。对此,著名的清代布依族史学家莫与俦在《南齐以上地理考》中有详实考证:“(牂牁)其国当自巴以西南并夜郎及以南之地,几与南越接,故《史记》、《汉书》并云:‘道西北牂牁江,江广数里。’此言接南越之处。又云:“夜郎者,临牂牁江,江广百余步。’此言当后夜郎境中如此广远,皆得牂牁之名,其国之大可知。后虽此国渐微,他小国各雄长,而故名尚存。故置郡时,以最大之夜郎而不以名郡,亦以牂牁又古最大之国耳。”《贞定遗集?牂牁考》又曰:“春秋以后,此国遂微,而西呕、夜郎、滇争相雄长,故《史记》、《汉书》言西南诸君长以什数,皆不及牂牁,盖降为夜郎旁小邑中,惟江水于旧国名,独无改称耳。逮约轩夜郎,又诛且兰,平南夷以立郡,而不取最大之夜郎为名,岂不以牂牁为最古且大之国钦。”
  《异物志》又曰:“(牂牁国)处牂牁江上,因以江名国。”“俗人谓之越王牂牁。”
   江即今珠江上游的红水河、南北盘江,地跨今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洲、安顺地区和六盘水市。说明当时因是越人分布地,统治者称“越王”,所以冠之以“越王牂牁”。这就是夜郎国前身的社会文化背景。
  二、竹图腾崇拜发源于江边,是当地人民的宗教文化,
  并逐渐伴随着夜郎国的诞生上升为统治阶级和国家的政治象征《华阳国志?南中志》曰:“有竹王者兴于遯水,有一女浣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问,推之不肯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遂雄夷濮。氏以竹为姓,捐所破竹于野,成竹林,今竹王三郎神是也。”这条史料是夜郎国竹图腾崇拜的记载。它至少说明几个问题:第一,“遯水”即牂牁江,亦即今之南北盘江。第二,其母“浣子水滨”,应是习惯居住在江边水旁而不是其它地区的部落成员,这个部落信仰竹图腾。第三,“大竹”中“闻有儿声”。说明这一部落崇拜的是江边生长茂盛的大楠竹(即当地布依族习惯称之为“龙竹”者),而不是其它竹类。这种江边生长的大楠竹,必须具备充足的水分和温热气候的生态需要,在其它高山寒冷处是不能成活的。第四,在这个部落中的大型宗教仪式中应有大楠竹而不是其它作为神圣的崇拜之物。同时,这个部落及其后裔应继承对“大竹”崇拜的相应宗教礼仪。这是我们探寻贵州民族中的夜郎文化应当注意的很需要之点。
西南地区最大的军阀地主庄园--下五屯刘氏庄园
  刘氏庄园坐落在兴义城南4里的下五屯。是原贵州省省长刘显世、滇黔边务督办刘显潜的故里。庄园南北长360米,东西宽130米,占地70亩。由中西合壁的大小13座四合院组成。现存忠义祠、花厅、书斋、刘显潜居室、家庙、校场坝,部分城垣、炮楼及法式建筑各一栋。宏伟壮观,至今主体建筑基本保持原貌。
  1983年6月,兴义县人民政府将刘氏庄园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11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国家拨款35万元维护刘氏宗祠。1989年10月建成“贵州民族婚俗博物馆”。1990年3月,国家文物局有关领导和专家专程赴兴义视察刘氏庄园,认定刘氏庄园是一处具有较高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近现代建筑,保存如此完整的庄园,在贵州乃至国内已不多见。根据国家文物局的指示,市政府已拟文呈报国家文物局,申报待批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刘氏庄园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咸同时期初具规模。随着刘氏家庭的不断壮大发迹,建筑也不断扩大。到民国期间,又大兴土木,使之成为全省最大的庄园。
 忠义祠建于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毁于大火。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刘统之(刘官礼)筹金重建,形成由前厅、两厢及正殿组成的四合院。正殿硬山抬梁式,面阔五间。明间八棱石檐柱,饰竹节为棱。爪形柱础。两柱顶端承接垂柱处,迎面刻伏身昂首石狮各一只。石柱四面,分刻楹联和《忠义祠记》,另两面阴刻刘官礼撰文行书《忠义祠记》全文,刘显治书石。文记咸同年间回族农民起义兴衰的历史,是一篇研究咸同贵州军事史的珍贵史料。
   花厅为庑殿顶,穿斗式,面阔五间。其枋额遍布饰木雕几何纹、万字格纹、花卉雀梅兼有,浮镂并用。直落透雕门窗,古钱空花扶栏,柱暗窗明,典雅质朴,是研究清代建筑的宝贵实物资料。1994年,国家文物局拨款20万元维修花厅,今已竣工,已向游人开放。
  
  城垣炮楼建于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原城垣周长2华里,置有四门五楼。现存垣墙500余米,堞垛俱备,东南转角处尚存炮楼一座,内作双层楼堡,地下掘有暗室,为囤粮、储械之用。炮楼城垣均用五面青石骑缝叠砌,枪眼、炮口分布有序,森然耸立。墙楼相连,沉稳坚固;楼窥三方,利于扼守。
  刘氏宗祠始建于光绪早期,原为南北相对两栋,均硬山穿斗式,面阔三间,中置花圃。正殿门额上悬挂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题赠的“克缵前绪”金字匾额一块。
  法式建筑群位于忠义祠和宗祠之间,建于民国年间,原为二进四合院,设有花园鱼池。因拆建改建较多,今唯有前厅一栋,面阔七间,一楼一底,哥特式门窗。窗棂均用矛头形钢钎做成,棂间施云纹,卷草图案作装饰,法式建筑在兴义唯存此栋。
  刘氏庄园的题刻文字和炮楼城垣,是清咸同至民国年间历史的见证,对研究咸同贵州军事史、西南军阀史和兴义军阀的兴衰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刘氏庄园的建筑群,是一组别具特色的中西合壁建筑。其主要建筑群体系木构,屋顶有硬山、悬山,庑殿等几种形式。梁架则以穿斗式和抬梁式为主,是清代南方典型的民居和宗祠建筑,虽时代较晚,但手法古老。其柱础,均系石质,高度均在70公分以上,尤以石柱代替代木檐柱为特色,其功能既防水、防腐,同时起到加强装饰的作用,又能刻石记事。它在南方清末民初建筑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西式建筑之长,是古建专家和现代建筑家研究我国南方民居祠宇建筑的重要依据。
                              (李志恩  刘咏虹)
万屯汉墓出土文物
  万屯东汉墓群在万屯镇简槽沟一带,位于兴义市区东北35公里。墓群区丘陵起伏,林木葱笼,山间坝子星罗棋布,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汉墓东南有世界罕见的绿荫贵州龙动物群保护区、猫猫洞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北面有破山石棺墓群;西南有民族歌节查白场;西南有精美的鲁屯石牌坊;东北则是风景独秀的高原平湖围山湖风景旅游区。
  万屯汉墓知多少,至今仍是个谜,考古工作者于1975年冬试掘了7座,1992年冬,再次发掘了1座,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所发掘墓葬分砖室和石室两类。砖室墓为凸字形,系平砖、楔形砖砌成。砖侧模印几何纹图案花纹。墓由墓道和墓室两部分组成。墓室又分成前后两部分,部前又称前堂。随葬品主要放置前堂及墓道。棺内放置随葬的生活用具。
  石室墓有三类:长方形券顶墓,墓式与砖室墓同,券顶石材加工成楔形,底用不规整的石板镶嵌平铺,壁用大小不一的石料,逐层压缝叠砌;刀形券顶石室墓,甬道偏左;凸字形券顶石室墓,墓道居中部,其中一号墓为南北向大型墓,分前后两室,前室接墓道,后室高于前室,墓道最低,形成三级,在贵州汉墓中尚不多见。
1992年发掘的9号墓为凸字形券顶石室墓,由墓室和甬道两部分组成,甬道位于墓室正南。内壁加工平整,外壁则凸凹不平。从第四层开始起券,券顶石材极不规则,大小不一,外观如刺猬。
  在兴义八号墓出土文物中,铜车马和水塘稻田模型驰名中外。
  铜车马是一件极为珍贵的东汉时期的文化遗物。铜马是分段铸造合装而成,可任意拆卸。全马分头、耳、颈、身躯、尾、四肢等11段。其态为昂首翘尾,左前肢微提,张口露齿,两耳直立,腹部丰满,臀部方圆,长肢、肘腋开豁,尾打结,动感十分强烈。马的缰辔及车的连接绑缚,皆以涂金薄铜片充绳索,分负车、牵引及驾驭三部分。车分驾马、轮与轴、车厢与篷盖三部分,全系手工制作。驾马包括衡、轭、挽、曲辕四大部件。车轮为宽牙,毂居其中。车厢为长方形,上覆以弧形篷盖,底部除四周框以轸之外,其间还有四条纵横条,横二纵二,交接于边框外,均加铆。
  通过修复实践,知其制造技术有范铸、锻制、延压、铜竹复合制四种。装配方法有扣接、焊接、铆接、子母口套合四种。装饰主要是压花的鎏金。整体壮观严谨,工艺精湛。车的构件多达260多件,长短大小不同,规格形制各异,复原装配时,无论套合,连接,斗合,都是丝丝人扣,非常牢固。
  铸造车马原料的合金成分,经贵州冶金设计研究院化验结果为含铜47.35%,铅30.7%,锡10.8%。
据《华阳国志》载:“秦开五尺道,设邮亭。”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加强中原地区西南地区的联系,开筑了四川通向云贵的5尺道。可见秦汉时期,巴蜀、夜郎、滇之间已有驿道可通。这部车马的出土,对于探索汉代车制,冶炼及古代川、黔、滇交通等,都是极为珍贵的实物佐证。据有关专家推论,铜车马的主人是一女性死者,车为辎车。关于墓主的身份,按《后汉书?舆服志》记载:“贾人不得乘马车。”而能乘马车者,自然是贵族和官家。兴义在汉时建置,只设过县,墓主可能是当时某一贵族或某县令的妻妾一类人物。
  水塘稻田模型是东汉时期遗存至今的稀世文物。模型为泥质灰陶,椭圆盆形、宽边、平底、浅腹、折唇,径45—46.2公分,高8.4公分,厚1公分。用细砂作坯,经高温烧制而成。盆内分为两部分,一半为水塘、一半为稻田。水塘里,碧波荡漾,游鱼尾尾,在清花绿水中追逐嬉戏。一株鲜艳的荷花,露出水面,绿油油的荷叶,摊睡在水面。透过清澈的池水,可见即将丰收的菱藕……模型布局虽简单而不呆板,给人以清新之感。稻田分成四大块,块块有通水缺口,是一种理想的灌溉设想。田中稻菽排得整整齐齐,沉甸甸的稻穗把稻杆压弯了腰,泛起金黄色波浪,显出一派丰收的景象。水塘与稻田之间,筑有堰堤一道,沟渠纵横,中段有通水涵洞,塘水通过涵洞,源源不断地流进稻田里,以示灌溉方便;涵洞上,一只展翅翘尾的小鸟,亭亭玉立,放开了清脆的歌喉,唱起了丰收凯歌;盆内四壁,植有一行行绿柳,间隔基本相等,表示水塘与稻田周围遍栽桃李花果,既美化了田园的环境,又可以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设计之巧,令人赞叹不绝。
  模型内的各项设施,展现出一派生机盎然,五谷丰登、荷叶田田、阡陌纵横的田园风光。
据有关考古工作者研究认为,可能是官家或某贵族,在生前有这样的家产,死后烧制成模型随葬。也可能是当时的地方官员,为发展地方农业生产而拟定的农副业发展规划。说明远在两汉时代,人们就开始了修山塘、筑渠道、塘中养鱼栽藕,发展副业。
  “水塘稻田模型”出土,证明先进的中原耕作技术,田水利措施早在1800多年前已传人了贵州,传人了兴义。也给考古学家及农业科学家提供了研究贵州在两汉时期农业生产的珍贵实物。
  出土文物证明,墓葬时,上限为东汉和帝(公元89—105年)前后,下限可能到恒帝(公元147—167年),灵帝(公元168—189年)时期。另九号墓的发现,证明兴义万屯汉墓群分布广泛,数量众多,为考古学家进一步寻找汉墓位置及汉代居住遗址提供了宝贵资料。
泥凼何应钦故居
  兴义城南边的泥凼镇是已故国民政府行政部长、行政院长何应钦先生的故乡。1890年4月,何应钦出生于镇南一幢木结构中式房屋内。房屋原系普通民居,是何应钦之父于1874年修建的。后随着何应钦职级的不断升迁,其家人先后改建加高了三次。为了配套,又新建两幢厢房,最后成为巍峨高大、宽敞明亮的一楼一底标准的三合院建筑。楼房中的石柱、石凳、石缸、石壁,雕龙画凤,刻制精细;墙上镌刻的“鱼跃鸢飞”,书法精湛;花鸟虫鱼,栩栩如生。
鲁屯石牌坊群
  鲁屯位于兴义市区东北40公理,是座历史悠久,秀美宁静的小镇。斜阳照射下的石牌坊群,是小镇的特有景观,也是这个小镇吸引着四方游人的理由。

  石牌坊记载着小镇的悠悠往事,更以其美观的造型、精细的雕琢、巧妙的结构声名远扬。鲁屯牌坊原有四座,现存其三,均为四柱三间五楼式结构。位于鲁屯街中岔路口的黄氏坊最为精致绝妙。此坊建于清道光年间,高、宽均为7米,铆榫结构,牢而坚固。坊底为束腰须弥座,四柱立于须弥座上。8根八棱方柱,均用完整的石料加工而成。四柱各面均阴刻有楹联,文字对仗工整,书体楷隶兼有,刻艺细致洗练,尤以明间中柱楷书题联,堪称对联中的佳作,上联为:“白马山高尉为竹箭松心节错根盘光日月”;下联为:“青塘水净濯出冰肌玉骨怀芳履洁被恩蒙”。落款为:“原任广西永安知州诰授奉直上大夫愚表叔王秉心拜题”。四柱护耳均系伏狮抱鼓式,耳高1.42米,鼓厚0.22米,鼓面径0.65米,分别浮雕荷花、钟鹿、松虎、鹿鹤等图案18幅,构图新颖,想象丰富,造型生动栩栩如生。狮子系伏卧状,昂首翘尾。护耳,蹬石,浮雕四季花草,如见草动,如闻花香。正楼中间牌匾长2.5米,上楷书阴刻:“志同冰质”字,每字30公分见方。刻艺精湛,锋劲秀雅。次楼牌匾左刻“金鸾芳美”,右刻“彤管流芳”,阴刻楷书,工整建秀,刻艺娴熟。明间横梁上透雕二龙戏珠,两龙似在翻卷的彩云中腾跃穿梭。正楼平板坊上立有两根高拱柱,当中竖匾刻“圣旨”2字,牌带为半透雕双龙抱柱,牌首为半透雕“兽面人首”图,形似蝙蝠伏卧,双手撑莲。构思之巧,使人拍案叫绝。次楼平板坊上亦立有高拱柱,此柱与中柱间,嵌有透雕“金蟾吐丝”形花窗。坊顶翼角起翘、鸱吻含宝,形似立尾鳌鱼含珠,使整座牌坊和谐统一,雄浑敦厚。正脊中宝瓶上雕有寿字型花饰,说明此坊系百岁坊一类。整座牌坊的造型、结构、工艺、图案之巧,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卓越的智慧和才能,实为一件精美的古建艺术珍品。
  两座李氏坊,一前一后,紧紧相邻,挺立在鲁屯街口半月池侧。规模、造型、格调与黄氏坊略同,唯题刻内容有异,前一座正顶透雕“万”字形图案,后一座正顶和黄氏坊雕饰相仿;二楼檐下的花窗,一是透雕“二龙舞云”,一是透雕“丹风朝阳”。另花板纹样及局部装饰也稍有差异。
  据民国《兴义县志》稿载:“武生李汝之母吕氏,善事舅姑。清嘉庆二年苗变,举家攻苗不克,舅姑失所在。事靖还家,朝夕寻觅,痛不欲生。夜梦人告知所在,时得二亲尸,舁以归葬。道光十五,请旌建坊。吕氏守节70余年,年百有二,子孙皆列缪痒。前兴郡知府仇效忠为题坊联,李氏一坊当属“贞节坊”,李氏另一坊上有“壬午科举人拣选知县世愚侄高发奎顿拜”的楹联落款。两坊分别建于清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和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李志恩 )                      
“西南屏障”石刻
  省级文物“西南屏障”石刻,置于捧乍镇十字街头。
  捧乍地势险峻,东北背负黔西南最高山峰白龙山,西南面临南盘江、黄泥河,与广西、云南隔水相望,为滇桂进入黔西南门户之一,素有“滇桂黔锁钥”之称,历为兵家必争之地。镇内至今保存孙清彦亲书的“西南屏障”石刻。
  孙清彦(1819——1884),字士美,号竹雅,云南呈贡人。在任兴义知府期间,曾在1868年巡视捧乍。之后他深有感触,认为捧乍内山外河,垣堑天成,扼滇桂黔三省之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险要,加之回民义军屡攻捧乍,驻守捧乍的清军又互相残杀,故大书“西南屏障”4个大字及跋文一篇,阴镌石碑5块,嵌于镇内关帝庙甬壁上。字体均为行书。石刻全长7.2米,高1.7米。“西南屏障”4字每字高1.27米,宽0.9米,跋文计12行244字,是孙清彦留在兴义的珍贵书法艺术品。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